「台灣是全世界上,唯一可以讓勵志故事發生的地方。」─緬甸華裔導演趙德胤

 

趙德胤《再見瓦城》描述緬甸經濟貧困,女主角偷渡到泰國打工,卻渴望抵達台灣生活,最終未能如願的故事。在許多緬甸華人心中,泰國只是中繼站,台灣才是夢想之地、自由天堂,對Magi-Steel鋼之藝的設計長陳強Moore John也不例外。 現年43歲的陳強Moore John,出身緬甸,15歲時跨越泰緬邊境,輾轉隨家人來到台灣,學習中文與藝術,成為一位設計師。他在繪畫、平面設計、室內設計、包裝設計與工業設計等領域都有所涉略,曾到法國、加拿大與美國的設計公司工作。

1-1.jpg

Magi-Steel鋼之藝設計長陳強Moore John。圖/鋼之藝提供。

 

在緬甸成長、台灣奠定生活基礎、旅居世界各國工作等生活經歷,都成為陳強Moore John的設計靈感,其作品兼容東西方元素,造型典雅又大膽創新。近年來,他也以蝴蝶、台灣地圖、台北101與花草為元素,設計一系列薄鋼作品,表達對台灣的熱愛與感謝。

對他來說,台灣生活條件好,適合居住,很有人情味,是生命裡第二個故鄉,同時也是他展開全新人生、實現設計夢想的地方。瘋設計也特別邀請陳強Moore John分享他的生命故事,了解他從緬甸移居到台灣的心路歷程。

1-2.jpg

陳強Moore John 創作的薄鋼飾品,以蝴蝶美麗的形象代表台灣。圖/鋼之藝提供。

 

從緬甸移居台灣 透過畫筆表達內在

1962年,緬甸軍政府掌握國家大權,因違反人權遭到歐美經濟制裁,民生凋蔽,就業困難。生在軍人政變鎖國11年後的陳強Moore John,從小家境貧苦,母親獨自扛起養家責任,從中國運送物資到緬甸販售,賺取生活費,長年奔波在外。 父母不在身邊的陳強Moore John,非常獨立,力爭上游,15歲就跳級考取緬甸最高學府─仰光大學。但1988年學潮爆發,翁山蘇姬帶領抗爭,宣揚民主自由的重要性,獨裁專制的軍政府卻下令鎮壓學生,並關閉大學,而他只好收拾行囊返家。 學業被迫中斷、受到自由民主思潮影響的陳強Moore John,決定跟家人一同跨越泰緬邊界,前往台灣生活。回憶當時的路程,他說,家人與自己搭著軍隊補給車前往泰緬邊界,躲在帆布掩蓋的車頂下,生活將近一個月,非常艱辛,當下能咬牙撐過,就只為了到台灣展開新人生。

初到台灣的他,進入高中美術班夜間部就讀,希望考取台師大或台藝大美術系,成為一名藝術家,透過畫筆表達內心世界。他早期的繪畫風格陰鬱晦暗,人物多承受某種苦難,表情淡漠,彷彿象徵緬甸民不聊生、百姓顛沛流離的命運,與現在成家立業後,溫暖明亮的肖像畫風完全不同。

 

1-3.jpg

陳強Moore John 早期陰鬱黑暗的畫風,表達他顛沛流離的歲月。圖/鋼之藝提供。

 

1-4.jpg

近期溫暖明亮的畫風,左圖為緬甸現任領導人翁山蘇姬,右圖為陳強Moore John的家人。圖/鋼之藝提供。

 

崇尚自由解放 設計可拆解的作品

陳強Moore John成為設計師後,曾旅居國外從事品牌規劃、產品開發與設計等工作,但始終懷念台灣的一切,充滿感激之情。他也觀察到,台灣目前多以OEM與ODM的型態為主,很少建立自有品牌,產品都沒辦法寫上「Made in Taiwan」,因此他心裡總想著替台灣創辦品牌。

2011年,陳強Moore John終於實現這個長久以來的心願。他與合作夥伴呂學榮建立品牌「Magi-Steel鋼之藝」,投入薄鋼的開發與生產,創造輕盈、彈性佳與造型自由奔放的眼鏡,近年來,他更將薄鋼運用到飾品設計,讓品牌走向日常時尚生活。

 

1-5.jpg

陳強Moore John 透過薄鋼設計造型自由奔放的眼鏡。圖/鋼之藝提供。

 

崇尚自由解放的陳強Moore John,喜歡將作品設計為隨心所欲變換造型的結構。像「印度刺青套組」包含指套、戒指、手背裝飾片與手環,可以隨自己喜好與場合,隨興搭配或單獨使用,外觀以印度的祝福彩繪刺青為靈感,呈現柔美繁複的圖像,是一款與藝術與實用兼具的飾品。

 

1-6.jpg

陳強Moore John 設計的飾品「印度刺青套組」。圖/鋼之藝提供。

 

對陳強Moore John來說,自由是他最重要的創作理念,也是他人生意外獲得的珍貴禮物。他感性地說,從小家境貧困的他,不曾奢望自己有機會離開緬甸,而到台灣生活、旅居國外工作的經歷,甚至現在能創立設計品牌,都是他過去無法想像的日子。 

arrow
arrow

    瘋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